南科大首批畢業生出爐!記者10日從南方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南科大”)官網獲悉,9日,南科大為首屆教改實驗班的何明浩和王嘉樂兩位同學頒發了學校自授的學士學位證書,他們成為南科大首批本科畢業生。據悉,這也是中國半個世紀以來,第一次由一所大學發自己的文憑和畢業證書。
  記者瞭解到,這兩名學生都來自深圳,其中王嘉樂年僅17歲,兩人都選擇出國繼續深造,目前均收到國外知名大學錄取通知。其他30多名南科大首屆教改實驗班的學生,大多在明年春季畢業。
  ●南方日報記者 孫穎
  修夠學分提前畢業兩學生被名校錄取
  何明浩、王嘉樂是在2011年3月入學南科大,經過3年半攻讀,兩人以優異成績提前完成各門課程,取得畢業所需學分,申請提前畢業。
  9日上午,南科大學位評定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對電子與電氣工程系何明浩和物理系王嘉樂兩位學生學業考核和畢業論文答辯評定,與會委員一致同意授予兩人學士學位。
  據瞭解,何明浩目前已被兩所世界排名前30位的高校——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和英國布裡斯托大學錄取,並將於今年9月份選擇其中一所學校深造。王嘉樂則接受英國牛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的邀請,計劃於10月前往該校攻讀博士學位。
  記者瞭解到,由於首屆教改實驗班學生沒有參加高考,沒有檔案,無法得到教育部頒發的文憑。目前南科大為學生頒發的學士學位,只是南科大自授的文憑。
  此前有媒體致信牛津大學研究生院,對於王嘉樂沒有中國教育部頒發的文憑,他們會如何看待?相關新聞發言人稱,牛津大學的博士課程青睞那些有卓越學術潛能的申請者。對於王嘉樂吸引牛津之處,該發言人表示,他們對王嘉樂的個案不予置評,但“對於任何一個在如此競爭激烈的課程項目中獲得一席之地的申請人,都非常值得祝賀。”
  何明浩的畢業論文題目為“基於AM1.5G太陽光譜下CdTe薄膜太陽能電池厚度對光吸收影響的探討”。作為南科大創校以來的首場本科畢業生答辯,答辯小組從內容到格式各方面,對論文進行嚴格的審查。最後答辯小組的意見是:何明浩的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和會議上,畢業論文水平已達國際一流大學電子與電氣工程系本科畢業生的要求。王嘉樂的畢業設計題目為《電子在石墨烯超晶格上的輸運性質研究》,他的畢業答辯也得到教授們的一致贊揚。
  中國半個世紀以來首所大學自授文憑
  校長朱清時對於兩人的表現也十分贊賞,認為這是南科大4年教改成功的例子。他認為兩位學生被國外一流大學錄取,說明國外大學認可南科大文憑和教學質量。這讓他對教改實驗班更加充滿信心。
  據介紹,南科大首屆招收的45名學生中,有4人陸續退學。南科大實行彈性學制,可提前畢業,也可延遲畢業。大約35名學生會在明年春季畢業,也有學生因學習跟不上可能要延遲畢業。
  另據瞭解,南科大還有一名學生已被以色列大學錄取,但他沒有申請提前畢業,目前還在南科大學習。
  儘管是學校自己頒發文憑,但朱清時稱整個流程都是按照國家的規定嚴格執行的。
  南科大為學生頒發自授文憑有何意義?朱清時表示,這是中國半個世紀以來,第一次有一所大學頒發自己的文憑和畢業證書。因為中國的高校,本科畢業證書和文憑,都是教育部授權發的。這是南科大改革的一個重要亮點。
  朱清時希望中國的高校以後都能逐步走向自授文憑的路子。在他看來,只有自授的文憑,才能跟學生真實能力掛鉤,而且高校才能夠競爭。如果學校辦得不好,學生沒有真本事,學校發放的文憑社會不接受,學校就會有危機感甚至“垮臺”。但相反,如果辦得好,文憑含金量高,社會就接受。而這也是世界上所有一流大學通常的做法。
  特寫
  何明浩興趣廣泛 並非“學霸”
  在南科大最後這個月的日子,何明浩依然有點忙碌,要複習參加期末考試,還要為本月的一個表演參加樂隊排練——喜歡音樂的他和同學組建了樂隊,他擔任吉他手。
  “學分修夠了,提前出去體驗一下也很好。”何明浩表示,對於未來,他還沒認真思考,“計劃沒有變化快,我覺得有什麼機會、想法,及時抓住就好了。”不過,他透露自己以後不想做純粹的學術研究、理論研究,“不可能有單純的科研,肯定要為大家所用,我比較關註科研、市場、生活結合起來這方面。”
  1992年出生的何明浩,當初抱著“體驗”的心態參加了南科大的招生考試,之後才開始瞭解這所家門口的大學,“很不錯,師資也很有吸引力,教授說是以研究生的標準帶我們”。
  在他看來,大學要想做好,應該讓學生有權利選擇學校,這樣學校才有動力提升自己,從而吸引學生。
  何明浩不承認自己是“學霸”,在他理解中,“學霸”應該指生活中除了學習沒有其他事情的學生,而他顯然不符合,因為除了學習外,他還有很多興趣愛好,比如運動、音樂。
  王嘉樂年僅17歲 赴英讀博
  再過幾個月,17歲的王嘉樂就將赴英國牛津大學深造。校長朱清時對他的評價是“很有天賦、很有前途”。
  記者10日並未撥通王嘉樂的電話。在媒體報道中,王嘉樂堪稱“天才少年”。他在深圳耀華實驗學校讀小學六年級時大約10歲。一年後,他升入初中。讀了一星期的初一,就跳到初二。一個月後又跳到初三。再過一年,王嘉樂和其他跳級的同學升上高中。3個人組成一個班級,用一年時間完成高中課程。2010年,王嘉樂作為深圳年齡最小的考生參加高考,分數達到648分,超過重本線。
  2011年春季進入南科大時,王嘉樂才13歲。在南科大,他的表現同樣優秀。2011年,他獲得了南方科技大學設立的首項獎學金——“招商銀行獎學金”。當時南科大教授李元傑說,王嘉樂年紀雖小,但非常優秀,在南科大他寫出一篇非常有質量的論文,被某國際會議接收。
  根據之前報道,王嘉樂在耀華的老師評價他智商情商高,對人也非常有禮貌,和同學、老師關係也很好。他書法很好,閱讀量也很大,學習習慣也不錯,能經常反思自己的不足。
  聲音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
  自授文憑可以保障教育質量
  得知兩名畢業生被世界名校錄取,一直關註南科大發展的上海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高興地表示,這證明南科大自主招生、自授文憑是對的。
  在熊丙奇看來,目前中國高等教育沒有形成真正的競爭機制,學校的文憑靠國家認證,而不是靠自身的含金量,學生與學校之間不能雙向選擇,依然是計劃體制。
  熊丙奇表示,南科大教改實驗班成立時,人們認為抓住了高教改革的命脈。“但可惜改革未能持續下去”。儘管後來南科大在錄取方式上,採取比高考更多元的“631模式”,也引起眾多內地高校追隨,但熊丙奇仍認為這隻是表層,沒有觸及改革核心。
  他分析,南科大教改實驗班是自主招生、自授文憑,學校有壓力,必須保障培養的質量。學生也有壓力,必須學到真本事,否則社會不認可。這種機制恰恰能很好的保障教育質量,“為什麼國外名校能招他們,國內卻不認可?這不恰好說明存在問題嗎?”
  熊丙奇建議,當下最重要的高考制度改革,就是讓高考成為統一的“水平考試”,通過資格線的考生可自主報考大學,大學與考生雙向選擇。只有學生的自由流動、自主選擇,才能真正激發高校的活力。
  南科大校長朱清時:
  學生創新能力強優於一般大學生
  2010年12月,教育部批准南科大正式籌建,年底,還未獲得招生權的南科大打出“自主招生、自授文憑”的口號高調招生。2011年3月,只有45名學生的南科大開課,成為學生人數最少的高校。
  這45名學生中,大多為男生,來自北京、山東、江蘇、安徽等13個省市,其中14人來自深圳的多所高中。從2011年3月開學,南科大遭遇重重波折,曾經被譽為“神童”、入學時僅11歲的蘇劉溢,以及另外3名學生陸續退學,最終留下41名學生。
  對於這些南科大“長子”,朱清時顯然感情更深,他能叫出每個學生的名字。“他們主動參加南科大教改實驗。他們的勇氣、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擔當,在同齡人中都是不多見的。”在媒體面前,朱清時也經常誇贊首屆教改實驗班的學生,認為他們很優秀,創新能力與素質明顯比一般的大學生高。
  朱清時坦言,很多人擔心南科大在建校初期,因為教學大綱、專業設置、師資引進各方面不太成熟,學生會不會成為小白鼠,但南科大之所以有信心把學生培養好,是意識到教育更深層次的規律,即教育的根本就是學生要有更多機會跟老師交流、一起做研究,參加各種討論。
  通過這種交流,學生將學會自學能力、研究問題的能力,遇到困難時會解決問題。“這樣的學生,點子要多,而且還要有能力區分哪些點子有價值”。
  感言
  學校是自由“沃土”
  最深的感觸就是自由,能很好地發揮學習自主性。南科大很尊重學生、尊重教授的意見,然後把學生和教授當作學校的主體,這一點是很多大學所缺乏的,很感謝南科大帶給我的不僅是書本知識。我們在學術方面參與度比較高,每個同學都能夠跟著導師做項目,這不是每所大學都能得到的。
  外界賦予南科大很多使命感,但南科大一所大學以及大學里的學生,可能沒辦法承擔社會對於整個改革的期盼,大家不妨寬容一點,多給一點時間和空間,允許像南科大這樣的“不同”存在,讓它越走越遠。
  ——學生曉思
  南科大一路走來經歷的風波、外界對南科大的評價,不能說完全對我們沒影響,但無論好壞,都造就了現在的南科大以及南科大的學生,並且成為我們的經歷。南科大的作用在於給中國高等教育帶了個好頭,讓越來越多的學校加入高校改革隊伍,不能指望一所學校就解決什麼之問、什麼之夢。
  ——何明浩  (原標題:兩名學生提前畢業 南科大授自家文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vxwqfhactfvp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